理论视点

中新网:让青春在维护清朗网络秩序中闪光

发布时间:2020-09-07浏览次数:1132

四个盲人摸象,摸腿者说象是水桶,摸尾者说象是扫把,摸腹者说象是一面鼓,摸鼻者说象是水管状。片面认知,不识全局,四人皆不知象为何物。如今,互联网社交工具的普及,给大家提供了自由发表看法的渠道。然而看法仅是一人之见,发表者自身并不知是在摸腿还是摸鼻。从根本上说,这既受限于各人眼界有限,也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三观”不正所致。

所谓“三观”正者,见一事而知规律、明趋势,不为嘈杂之音所困。“三观”不正者,立场漂浮,难有主见。如在疫情防控中,葱姜蒜能防新冠病毒、全城撒药不要出门、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疫情被隐瞒等等荒诞谣言之所以大行其道,除了编造者居心叵测外,根本上还是部分人认识片面、知识短缺、缺乏主见之故。其跟风恐慌、由惧生怒的表现,常被身边有识之人所不齿。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作者凯斯·R桑斯坦认为: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绝不会考虑和做的;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佐证并加强了彼此的观点,他们因而更有可能走极端;当这种群体中出现指挥群体成员做什么、让群体成员承担某些社会角色的权威人物的时候,很坏的事情就可能发生。网络上的群体互动与现实中的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认识和观点的交流是一样的。网络公共舆论快速发酵的心理机理就在于此。受群体心理的影响,群体行为出现非理性状态。因此,网络舆论中,激烈言辞,甚至极端言论频繁出现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大学在校生年龄大都在20岁上下,正是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而学校管理层多为中年偏上之人,“三观”大都较为成熟。无论是对于教学安排,还是管理理念,都远比学生群体经验丰富、更重全局。

诚然,学生中或有个别“天纵之才”,未接触社会,即可尽知天下事;未有任何管理经验,即可尽管天下人。如遇如此大才,校方也应虚心接受,改正不足。但总体来说,学生的阅历、经验终是不足,看待问题仍过片面。因此,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网络空间中,学生都应用谦虚、严谨的态度约束自己的言行,而不应以盲人摸象的片面认知评价全局。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的深度思考和认识,容易受到一时情绪的驱动作出的不理智的表达,更没有考虑到可能引发的后果。

开放性,是网络空间的优势,但网络空间不是虚幻、虚假、无法、无序的,也不是脱离现实的独立世界。实际上,网络空间是以信息化重塑的新的社交环境和社会空间的一种形式,是建立在真实社会关系之上的特殊空间。网络空间无法独立于社会与人,不能离开现实主体,其所表现的一切存在物,都可以追溯到每一台有着物理地址的终端,最终追溯到操作者。因此,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管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约束每个人按规矩行事。部分管理手段,可能确实会损害某些违规个人的利益,但“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如管理无威慑力,那便无人遵守,秩序必将大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校园生活势必有所改变。一方面,大学生要适应防疫下的校园,理性调节负面情绪、共同维护校园秩序;另一方面,学校也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必要的学习、实践、生活提供便利,努力将疫情对学生的降到最低。

新一代的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岁月,虽亲历了中国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却很少能真正理解大国崛起背后的历史波澜,很容易把一帆风顺当作理所当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也不接受单向度的灌输,但他们从未拒绝崇高、绝非排斥意义。面对这生机勃勃的一代,更需以共鸣、共情激荡他们的情怀,以对话、沟通引导他们的言行,他们也比较在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秩序的坚实行动中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徐永霖)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