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丨清风徐来 润物无声

发布时间:2020-10-17浏览次数:913

我叫徐疆勇是新疆师范大学校医院一名医生,2018年元月受新疆师范大学校党委的委派,参加自治区深度扶贫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驻村干部。主要工作是协助自治区工信厅驻莎车县乌达力克镇博依拉村工作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受命以来,感到深深的不安,一是不熟悉南疆农村的状况,二是担心工作完成不好给扶贫干部抹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来到了博依拉村里,一眼望去看到的是厚厚的尘土、灰蒙蒙的天。莎车县地处西南边陲、叶尔羌河畔、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年四季降水量只有平均降水量为53.9mm。我所在的村人均土地面积2.6亩,亩均效益不高,仅靠土地收入只能温饱。我不禁思量:我能干好这份工作吗?

在来之前,我和一些参与过扶贫工作的干部交流过,他们告诉我:只有你敞开心扉,别人才能对你敞开心扉,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于是我踏出了工作的第一步:通过交流、观察、思考,全面了解博依拉村的人。只有了解了人,才能找到方法,对症下药,找到病因,有效治疗。我是一名医生,所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我不敢说我是上医,但我想,找到病因就能解决问题。

于是每天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和村干部、返乡大学生、村民聊天,成了我的必修课。通过交谈我发现,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愿望很低、很容易自我满足,直接表现就是很多村民不能外出就业和不想外出就业。十九大报告里指出:现在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向往度越低,发展就越滞后,致富的愿望就越低,于是我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识?让他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也许是个好办法!

2018年3月经过反复的考察协商,一家济南的服装厂终于决定在博依拉村设厂,我内心激动万分,终于有机会了让村民走去了看一看内地、看一看大城市了! 经过精心的组织,选定18名有意愿走出去的村民,前往山东参加为期40天的培训。在培训期间还游览了济南、青岛、泰安等城市,还登上了泰山。村民们充分感受到了来自祖国内地同胞的热情,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都市的繁华,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深深地冲击着每一个人,从他们的眼中、行动中我真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心被打开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火苗终于点燃了!

变化最大的,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名叫马尔哈巴的村干部,她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乡里招扶贫干事她因为学历较高被选中,但是她的国语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较差,又因家庭原因工作积极性不高。经过40天的培训,回到村里后开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计算机水平、责任心、业务能力大幅提高。还经常与驻厂技术员老师们沟通,自学国语,国语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原本由我和技术老师对员工培训工作,渐渐地换由马尔哈巴完成。现在的她已经是车间主任了,完成由村干部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华丽转身。

慢慢地,村民们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有想法了,但我知道,我做得还不够,我还能做得更多2018年11月25我组织协调新疆爱诺馨服饰有限公司搬入刚建成的1600平方米新厂房,工厂占地面积3.5亩,拥有设备200台套,能够解决150余人的就业,工厂还配备功能区:生活、餐饮、宿舍、活动中心,员工们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每月工资2000元3500元,这在当地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很多家庭都因此逐渐地摆脱了贫困。

另外我还积极协调建成的莎车木生源生物颗粒燃料厂,解决农村三废利用度不高,污染环境问题。是自投新疆最大生物颗粒燃料生产厂之一,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以上,产品不仅本地销售并运往西藏多地使用,直接带动就业50人。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两年已过,我也该离开这片生活了两年多的土地,两年来我看到乡亲们的变化,看到村里房子院落干净整齐,看到道路四通八达,看到上下水路畅通,看到广播电视网络的普及,不知不觉中大家变了,我也变了,我已经与村民们合为一家。

最后我想说,我只是千千万万个扶贫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每一个扶贫工作者就像一缕徐徐飘过的暖风,无声但润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微风拂过,滋润心尖温暖永远留在心底!

2019年底莎车县乌达力克镇博依拉村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

信息来源:组织部  编审:宣传部